学术家园
首页 >> 学术家园 >> 学术家园 >> 正文

华侨大学魏展画教授为我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师生开展“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专题讲座

      

华侨大学魏展画教授为我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师生开展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专题讲座

为拓宽学术视野,深化学术交流,2025 6 24 日,华侨大学魏展画教授应邀莅临我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达理楼南 206 多功能厅开展了主题为 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院副院长黄旭光教授主持,学院教师与研究生踊跃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魏展画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师生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方向,自然切入本次讲座主题。他深入剖析了钙钛矿光电领域面临的关键难题:传统制备工艺导致钙钛矿薄膜存在形貌不佳、晶体堆积无序、非辐射复合缺陷多等问题,使得早期相关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远低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针对这些挑战,魏教授分享了团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卤素化合物、聚合物及小分子接触钝化晶界缺陷,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例 EQE 突破 20% 的绿光钙钛矿 LED

随后,魏教授围绕团队在该领域的前沿探索,系统阐述了在器件结构优化、载流子行为调控、锡(Sn)基近红外钙钛矿 LED 研发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时,他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钙钛矿光伏应用中的系列成果,包括高纯 FAPbI3 钙钛矿吸光层的开发、功能化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以及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的研究工作,充分展现了团队在该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讲座尾声,魏教授对钙钛矿材料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指出,新兴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既充满科学探索的挑战,又蕴含着巨大的工程应用潜力,兼具学术价值与产业前景,需要科研工作者持续深耕。

讲座结束后,魏展画教授与现场教师就钙钛矿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展开了热烈讨论,学术观点的碰撞引发阵阵思考。魏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前沿新颖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更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为后续的学术研究与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报告人简介

魏展画,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院长。2011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20158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取得博士学位;20159月至20164月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SPMS)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5月加入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12月创建发光材料与信息显示研究院,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特别是钙钛矿LED和太阳能电池,已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区域联合重点项目等,获得如2022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奖励,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下一页:《Analytical Chemistry》|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倪建聪课题组在电化学发光检测抗生素抗性基因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